小時候,媽媽帶我和姐姐去書展,並承諾我們,離開前,可以一人挑選一本書購買。我們不約而同地被「偉人傳記」區吸引,可能受到了媽媽職業的影響,姐姐挑選了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施行救護的「白衣天使──南丁格爾」,我則幼稚地按照上幼稚園的座號,選了3號「實現飛行夢想──萊特兄弟」。然而,要結帳前,已記不清是什麼動機,我放下原本的選擇,拿起了「偉大的救世主──耶穌」,這本書至今仍靜靜地斜倚在我的書櫃最上層。

 

數年後,抱著「人從何處來?將來要往何處去?」、「人為何而活?」的疑問,上了大學,進入歷史系,也在一次機緣巧合下,遇見了傳福音給我的教會弟兄。我是被「人的本質──三分說」這堂聖經導讀課程所吸引的。「人該如何度過生活?」這個人類自古以來的困惑,在課程中得到了明確而清晰的答覆,我知道了「人生百年,肉體在世,如同母親懷胎一般,要為了靈的健康成長而活」,鄭明析牧師的話語是如此教導的。

 

開始認真閱讀聖經後,看見經文仔細記錄了耶穌的為人處事,他善待貧窮人、醫治久病未癒的病患,甚至在人生的最後被釘上了十字架,實在令情感麻木的我為之動容,因此默默帶著疑問:「耶穌啊,您為何一定要上十字架呢?」

 

這個問題,我在鄭牧師身上,看見了解答。

 

某一年,教會復活節的前夜,我看了《7號房的禮物》這部電影,那是在描述一位患有智能障礙的父親,獨自照顧著女兒,卻因著冤獄而被判處死刑的故事;或許因為,電影情節許多與鄭牧師當時所經歷的事相似,當晚我第一次夢見了牧師,夢中他正在狹小的牢房中跪著禱告,看見此情此景,我沒有猶豫,奮力地拿鏟子、十字鎬挖開獄中水泥牆,想要將他帶離那裡,但他仍神情莊嚴、跪坐禱告,不隨我出逃。

 

當下我無法理解,夢醒後再次閱讀聖經,耶穌上十字架前於客西馬尼山上的禱告,「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馬太福音26:39)耶穌為何要回到耶路撒冷,接受猶太人的唾罵、羅馬士兵的折磨?鄭牧師在牢獄之中,被囚禁的身心,承受著失去尊嚴的煎熬,為何還要持守禱告、奮筆疾書、寫下話語呢?串聯起來看,我體會到了,這就是基督之心、犧牲的愛,值得跟隨並學習的一位人生導師。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翰一書4:19)回首當年懵懂在書展選書的我們,姐姐後來考上了護理大學,成為了產後護理之家的護理師;我則在大學時,跟隨了神的攝理歷史,直到如今才發現,那時不是我選擇了神和耶穌,而是祂們首先選擇了我,你與我都是如此。

 

見證人:李育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