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大明教會

pilu0223

About 周 芳如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周 芳如 has created 18 blog entries.

基督是我家之主

台灣有近六七成的女性勞動力(15~65歲),而我跟這些職業婦女一樣,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當中,兩邊奔波。不過,跟台灣多數職業婦女不同的是,從學生時代來到教會後, 神逐漸成為了我做決定的核心和解決問題的靠山。而我和先生也是在教會認識的,期盼 神可以親自帶領我們的家庭。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過敏兒,其中一個孩子一出生就有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與氣喘,感謝 神透過醫護人員提醒母奶對過敏兒很好,且食物越簡單越好。因此在將近一年的時間,我100%親餵母奶且沒有給孩子吃副食品,育嬰過程中, 神也透過家人幫忙照顧、提供相關專業的照護意見,孩子兩三歲則開始參加主日學的足球活動,因此,三歲之後,過敏症狀開始減輕。長期透過適當的醫護、運動與飲食等,現在,孩子完全脫離了這些難醫治的過敏體質,還長的又高又大。 除了肉體健康,孩子的心智與靈魂的成長,也是無法忽略的。 我們的孩子從小跟著我們一起上教會、認識耶穌,是信仰的二代。即便小時候跟耶穌很親近,但隨著他們開始上學之後,與耶穌之間的親近感消失了。然而,隨著他們一一經歷人生的重要關卡,他們自己經歷 神,對 神的信心與愛又逐漸地滋生成長。 [...]

By |2025-07-09T12:03:36+08:002025-07-09|信仰見證|0 條評論

「我愛你,因為你是你。」 能永遠接住我的,只有 神。

身為逃避型依附者,我很難跟人建立深刻的親密關係。保持距離是種防衛機制,時常處於想被瞭解,但害怕受傷害的矛盾情懷裡。 上大學後,日子忙於社團和實習,也認識一群讓自己能敞開心扉的朋友們。 我們一起分享快樂與悲傷,和對未來人生的徬徨。起初覺得很開心有人懂自己的煩惱,後來卻因為言語衝突,開始產生自我懷疑和否定。 因為存在深深自卑,當時的我覺得對方說的都是對的。我不夠漂亮、不夠優秀,也沒有什麼錢,再怎麼看,確實就如對方所說的,沒有什麼值得稱讚、和值得被好好對待的地方。 那大概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第一次向人交出我的內心,卻被深深地劃下一刀,躺臥在黑暗中顫抖著。 (詩篇18:28) 你必點著我的燈;耶和華我的 神必照明我的黑暗。 在連自己都厭惡自己的時刻,是鄭明析牧師向我教導聖三位和耶穌,引導我來到 神的面前。 [...]

By |2025-07-02T11:32:49+08:002025-07-02|信仰見證|0 條評論

唯有我走過的那條路

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在工作轉換期,一方面不確定未來到底該往何處,一方面也擔心著自己離職的決定是對的嗎?   想要過喜歡的生活、做有熱忱的事情,度過大家口中說的「工作結合興趣」,可以享受那種心流的感覺,但出社會後才發現真的好難。既然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往哪走,不妨參考別人走過的路,我也因此有機會仔細閱讀總會長牧師寫的「唯有我走過的那條路」這本書。   書中內容非常有脈絡地描寫牧師從小的修道生活,到長大宣揚福音以及跟家人、朋友、鄰居的種種故事,我彷彿坐上時光機一起經歷了這段道路。好幾次翻書的時候,我都心想:「怎麼有辦法度過這樣的生活呢?真的太辛苦了。」是連看到文字都感受到非常辛苦的地步!我也瞭解到,真的是因為一直經歷的關係,所以牧師每次寫下的話語內容,其蘊含的心情都非常深刻。想起一年前原本沒有信仰的我,也是被話語吸引過來的。   不同於過往聽到的信仰總是說向誰祈求就好、誰會實現你的願望;牧師所傳講的是非常有理致的內容,有次話語說道:「即使是相信神的人,但不實踐仍無法有所得。」神總是看顧著我們,但我們也有自己該盡到的責任,不可能總是期待神給予幫助,看著牧師所走過的這道路,更加確信這位實踐之人所教導的一切。   書中的最後,以著「度過人生的方法」做結尾。 我開始懂事了以後常常會想:「我的人生希望過得如何呢?我想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理想很豐腴,但現實很骨感,曾經有的理想總是會被生活中的辛苦所覆蓋。 [...]

By |2025-06-24T10:29:58+08:002025-06-24|信仰見證|0 條評論

透過讚美歌曲《命運》得著力量的神蹟

從我加入主大明教會時,教會的一面牆上,就一直都掛著一幅畫,畫中有一隻想要捕食獵物的鸛鳥與掙扎著逃離的蝸牛。 《命運》的畫作來自耶穌給的靈感 這幅畫繪自創立基督教福音宣教會的創立者鄭明析牧師,是一幅曾於阿根廷藝術展得獎的作品。當時,牧師向所愛的主耶穌懇求:「耶穌您去世的早,沒有留下畫作,我覺得很可惜。請您透過我的手留下您的畫作。」在牧師懇切又真實的禱告中,耶穌賜下了靈感,讓牧師畫出這幅表達「要像蝸牛一樣做到底,靈肉才能存活」的畫作。數年後,牧師看著這幅寓意深刻的畫,也為它創作了同名《命運》的歌曲。 《命運》這首歌引導我變得剛強壯膽 低谷時刻再次復活 我第一次學唱這首歌曲,是在2022年底,為了預備CGM合唱團隔年3月的大型音樂會。當時我也正在預備自己博士班的資格考,考試內容是要寫出跟自己博士班研究領域完全不相干的一個科技部研究計畫。對我來說,這不僅是非常大的挑戰,困難度也相當高。 在準備考試時,無法做到的念頭總是揮之不去,到覺得自己的博士班生涯應該就只能止步於此的程度。然而,本著即使做不到也要試看看的心情,我將一段《命運》的歌詞寫在筆記本上然後立在書桌上: 「你要知道 神造萬物,也創造天與地。命運都掌握在祂的手裡,到最後到最後都絕不要放棄。要剛強大膽向前行。」 在壓力很大、身心消耗的準備考試期間,我反覆地讀著歌詞,思想著三位和耶穌,也讚美這首歌曲來消除腦中各式各樣負面與灰心的想法。每當這麼做,我的內心就會湧入能夠繼續去做的力量,再次帶著一定要做到底的決心,繼續面對這無比困難的挑戰。 就這樣,在這首歌曲與主的陪伴中,我順利地完成並通過了博士班的資格考。 [...]

By |2025-06-16T10:47:23+08:002025-06-16|信仰見證|0 條評論

抓住時間的神蹟:半年內完成碩士論文

雖然距離論文完成時間已過20餘年,但是 神的動工仍歷歷在目,彷彿發生在昨日。 1994年,剛考入研究所時,就如其他研究生一樣,一邊思考著論文寫作方向,一邊尋找教授指導自己寫論文。研究所二年級時,因為喜歡歷史領域,所以想撰寫中國外交史方面的論文。當時遇見一位專研國際政治、西歐國際關係的教授,儘管領域不同,卻感受到他十分照顧學生,因此決定請他擔任我的指導教授。 雖然我關注的學術領域與教授的專業有所差距,但是教授還是很和善地答應了,並且提醒我,中國外交史領域的論文已經汗牛充棟,要我再多加思考研究領域。經過研二下一整個學期及暑假2個月的資料爬梳以及不斷思索,實在是想不出可以寫出新意的論文題目,於是決定放下寫中國外交史方面論文的執著,改攻其他領域。 當時國內正掀起一股APEC熱潮,看在眼裡,我有些心動,畢竟資料多、話題性十足,想趁著這股熱潮寫出自己的論文,也可以幫臺灣找出一個突破外交困境的方法。但是蒐集的資料越多,就越發心慌,正因為話題性十足,太多學者專家關注APEC,並產出了許多論文、專著,很難找到可以下手的議題。畢竟論文寫作總要有新意,如果只是將別人的資料整理,只算文獻整理與回顧,沒有自己的見解,那將可能走向論文抄襲的結局。尤其是在社會學科方面,這個領域比較少作實驗、跑數據,比較難以產生與他人不同的論文。當時自己識能不足,要在眾多專家學者夾縫中找出一條新路簡直難如登天。 百般無奈之下,只能再次選擇放棄,才驚覺研三上已過了3個多月,離自己預定研三畢業僅剩約8個月的時間,內心非常緊張慌亂。這時只能更用力擺上精誠來禱告,因為論文總是要完成的,而且只能自己來完成,畢竟當時「代寫論文」這個行業好像不怎麼發達。禱告後奇蹟發生了。 每天待在圖書館中,終於發現一本專門討論外交的英文專書,不僅詳述外交的起源、發展,還介紹各種形式的外交,其中提到「會議外交」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因為之前花了一段時間研究的APEC,正是會議外交的具體實例。 我興高采烈地去找指導教授討論,教授覺得方向可行,叫我好好鑽研後擬出寫作大綱,再進一步與他討論。花了約2週的時間擬出寫作大綱,跟教授進行討論,發現如果將「會議外交」跟APEC作連結,好像也難讓人覺得有新意;如單寫會議外交內容又過於單薄,最好能結合具體案例,如此方能兼顧理論與實務。恰好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地球高峰會」,討論環保與永續發展等議題,並且引起全球開始重視永續發展,因此跟教授討論後,決定將會議外交與國際環境保護運動結合在一起,成為自己的論文題目。 有了確定的題目後,內心比較篤定,想著過完年後要加緊腳步、在預定時間內把論文完成。過完年不久,突然在清晨接到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最疼愛自己的爺爺疑似心肌梗塞猝死,因此懷著巨大的悲傷放下一切返鄉奔喪。在參加爺爺的喪禮及充任小工協助堂叔公、姑丈營造爺爺的墓塋後,再回到臺北已經是2月底,離預定論文完成僅剩約5個月的時間(如果扣除論文口試及論文修改的時間,實際只剩約4個月的時間)。 想著要找資料並吸收消化,再轉化成自己的論文,以及當時電腦速度不快、磁碟片容量很有限(100多頁的論文要用約5、6片磁碟片才能存取完),一切因素加總真的令人頭皮發麻。指導教授安慰說盡力去做,如果研三完成不了,就延到研四。只是我從小學一路到研三已經快滿19年,再讀下去恐怕會瘋掉,亟需轉換環境,所以還是希望能在研三完成論文後畢業。對此,教授表示會盡力協助,但成不成還是在於自己寫不寫得出來。 當時網路尚在初始發展階段,能查到的資料極其有限,主要還是要依靠書面資料,而國內對於國際環保運動、永續發展等相關議題的探討也不多,因此只能冀望國外的資料,問題是國內這一類的書刊購置的也不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文獻資料寫作技巧再高也寫不出論文啊。真的「無語問蒼天」。 [...]

By |2023-11-17T00:04:17+08:002023-11-17|信仰見證|0 條評論

神的話語——我在懷孕與育兒時的最佳「神隊友」

確信 神會幫助有旨意的事,即使孕吐仍堅守崗位,完成工作任務   在攝理教會與擁有同樣基督信仰的對象結婚後,在2022年中我懷孕了,當時的我其實工作依舊十分忙碌,但孕吐卻十分嚴重。懷孕頭三個月,在公司每天跑廁所吐個三、四次是家常便飯,還時不時伴隨著頭暈噁心,根本無法正常工作,因此我為了「要不要離職」禱告後,某天聽到鄭明析牧師在清晨禮拜中教導的箴言說:「沒有一件事情是因 神和聖靈沒有幫助而沒能做到或沒能成就的。只要我們去做該做的事, 神的旨意就會完全成就。」   我當時體會到:「『生養二代』不就是 神的旨意嗎?那麼我只要做好該做的事,就是『上班工作』,我不用擔心神的旨意──『生養二代』這件事情,是神的旨意就會成就的。所以我放下了我的憂慮,相信 神會幫忙我跟寶寶的健康狀態還有其他部分。於是在妊娠反應非常嚴重的期間,我竟然還完成了Global sales training、向CEO專案簡報等等壓力極大的報告。真的是神蹟,很感謝 神的引導。結果從懷孕至今,真的都是母女均安呢!   向 神禱告來交託對寶寶紅屁屁狀況的擔憂, 神垂聽禱告後醫治   我的寶寶茉希在月子中心的時候,一天可以便便高達15次,因此常常紅屁屁甚至屁股多處破皮滲血,這讓我不只擔心可能細菌感染之外,更擔心離開月子中心後,老公不在台北的期間,我要一打一、一整天面對可能才幫她洗完屁屁,又要再繼續換尿布、抱著洗屁屁的循環崩潰中,於是在月子中心後面的幾天,照三餐為這件事擔憂。   但在看到鄭明析牧師禱告後領受的箴言:「要成為善於乘風破浪的人,因 神在患難後會賜下祝福。」,不安的我終於產生一絲希望,勉勵自己在育兒道路上,也要成為善於乘風破浪的人, 神在育兒辛苦結束後,會賜下祝福的!   於是我努力禱告,希望茉希的紅屁屁破皮以及一天15次便便的情況能夠好轉,沒想到無所不能的 神真的垂聽我的禱告,在寶寶離開月子中心前兩三天開始,便便次數急速下降,變成一天7次、5次、3次,後來回家後,一天便便的次數也變成2次左右,而且原本因為紅屁屁多處破皮的地方也都痊癒了! [...]

By |2023-11-17T00:01:12+08:002023-11-17|信仰見證|0 條評論

藉由相信 神、實踐話語,我領受了多而又多的祝福

民國六十年,我還只有五歲,在當時的寓所,不慎從四樓摔下,和我一起墜落的鄰家女孩當場死亡,而送醫急救的我卻奇蹟似地生還。我父親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相信 神之後,才體會到是 神救了我,而相信 神,便是我最大的「後福」。   小學時,曾斷斷續續地參加教會的主日學。那時的想法和一般的基督徒一樣,認為耶穌會駕雲來臨拯救全人類。民國七十九年,退伍後不久,父親過世,對我造成很大的震盪。當時我不知道自己為何要活著、自己有什麼價值,因為傷心、以及對未來的徬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我徹夜難眠,遍訪中西醫皆無法治癒,痛苦到想要自殺的地步。我嘗試唸了一年的白衣神咒,許願自己的病能痊癒。直到,有天晚上做了個夢……。夢裡的我是一個公主,我在一個很浪漫的城堡中,沈浸在喜悅與幸福的氛圍裡,等待著心愛的王子回來。[註1]   民國八十一年三月,透過報紙上的廣告,找到了一位同是基督徒的內功師傅尹教授,於是我開始學習內功、想要解決失眠問題。練功時,掛在牆上的耶穌像,產生一股強大的能量,不由自主地,我的身體像是被強烈的氣流吸引過去,一直到下課時仍無法停止。工作人員中,有位是教會同工,他邀請我一起到拉拉山出遊、探訪山上的方舟教會,我們也一起在那裡禱告。原本沒有特別的感受,也不知道需要禱告什麼,突然間聖靈臨到了我,產生了想要流淚的感動。雖然很想壓抑這個感覺,但最後還是按耐不住,躲在教會外面流淚痛哭。     當時一位教友邱媽媽對我說:「主耶穌很愛你。」我聽了之後哭得更傷心了。主既然愛我,為何我的生活這麼痛苦、為什麼令我難受到想自殺呢?下山時,教友們知道我小時候曾上過主日學,就邀請我代表禱告。十幾年都沒禱告的我,竟然很流暢、很釋放地禱告了。隔幾天後,我接到教友的電話,邀請我聆聽聖經話語,便從四月開始聆聽三十個論的課程,夜夜失眠的我有如旱地一般,久逢甘霖,渴慕得一個月內便聽完所有課程。     就如聖經阿摩司先知所說的:「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是因為沒有 神的話語。」我深刻體會到:任何榮華富貴、帥哥美女的愛情,也抵擋不了心靈上的空虛痛苦。若沒有耶穌的話語,就不會了解活著的目的,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情、生活的希望也會消失。   民國八十四年四月二十八日,我去韓國參加世界青年大學生十周年運動會,晚上在大屯山的旅館和鄭明析牧師第一次見面,牧師詢問我們當中是否有人生病了?我和另一個男教友員舉手,牧師便為我們進行醫病禱告。那天晚上我真的睡著了!隔天起床後,感受到腰部彷彿有火在燒、非常地炙熱,之後我每天都能夠睡著,不再失眠了!想到以前吃了很多藥,導致開車恍神發生車禍,還有藥物上癮,痛苦到想自殺,現在竟然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真的非常感謝 神!感謝鄭明析牧師! [...]

By |2023-11-16T23:57:54+08:002023-11-16|信仰見證|0 條評論

重新找回我的母親

小時侯常問爸爸:「媽媽在哪裡?」爸爸總是回答我:「媽媽死了。」儘管接受了這個答案,媽媽卻一直活在我的心底。我常常在內心期盼著,如果媽媽還活著的話,或許有天還可以和她見面吧。有的時候,看見了年長的婦女就會默默地想:「她會是我的媽媽嗎?」甚至會上前詢問對方的姓名,如此思念著媽媽。 後來,在教會受洗、與教友結婚後,因為申請育兒生活補助,必須要有媽媽的戶籍資料,才從戶政人員那兒得知媽媽住在屏東。當時全國戶政機關並未連線,戶政人員教我用書信方式申請媽媽的戶籍資料,於是我一一尋找,最後找到媽媽的戶籍地在桃園。我滿懷希望地寫了一封信給媽媽,也告訴她父親已經過世了。過了一陣子,媽媽透過阿姨跟我聯絡,阿姨來探望我和太太、孩子,並且相約過年去和媽媽見面。過了三十年,我終於找到了我的媽媽,真的非常感謝神。 媽媽是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服用藥物已經十幾年。我們在餐廳見面,她的話很少、個子小小的,講話很輕柔、卻也無力。她呼喚了我的小名,這是我從小到大、有記憶以來,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不是孤兒⋯⋯。小時候,班上同學會罵我是孤兒,我總是難過地想哭,看著同學們的媽媽,更覺得自己好孤單,「在這世界上,真的有愛我的人嗎?」這種孤寂感,一直徘徊在內心深處。 見面的日子,我並沒有流淚,也沒有特別的興奮,只是對媽媽非常好奇,想要了解媽媽這些年來是如何度過生活的。我覺得媽媽是苦命的女人,因為外公外婆反對她嫁給父親、孩子也只能跟著父親,媽媽硬生生地和自己的孩子分開了好久好久。媽媽是非常傳統、保守的女性,有著逆來順受的個性,卻也因此讓自己承受很多傷害。 我從阿姨那裡聽到了媽媽的故事,阿姨說,媽媽有一段婚姻,生了二個女兒、一個兒子,只是先生外遇。媽媽為了挽回婚姻付出很多,最後卻還是以離婚收場,之後就罹患精神疾病了,發病的時候會自傷、自殺,嚴重時就要送到療養院。聽到這些事情,我沒有辦法做些什麼,於是便交託給神、如此為媽媽禱告。 我和媽媽分開生活了好長的日子,時隔三十年終於和媽媽相認,我非常感謝 神,也相信一定有 神的旨意。現在每年過年,我們幾乎都會相約,媽媽的病況逐漸好轉,現在只需要吃最低劑量的藥物來控制病情,見面時也可以好好對話、也會關心我,教會的姐妹也會帶媽媽去參加禮拜。 真心地感謝 神,垂聽了我為媽媽的禱告,我希望媽媽在有生之年,能夠在上帝的保守中,平安喜樂、健康地活著,她的靈魂也可以永遠地和 神、和耶穌一起生活在天國裡,不再有勞苦愁煩、也不再有眼淚。 神賜給我最大的禮物,就是重新找回我的媽媽。   見證人:江齊

By |2023-11-16T23:54:27+08:002023-11-16|信仰見證|0 條評論

《古木故事》一書中深深打動我的基督之心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腦袋被各種屬於黑色的意念所填滿,無法呼吸、無法喘息,彷彿掉落在井底,望著窄窄的天空、伸長了手,卻什麼也抓不住的絕望呢?   反覆碎裂的心,儘管疼痛,卻仍阻止不了你對世界的渴求,於是你愚勇地在呼求、破碎、填補、再呼求的循環之中,決定壯烈地將生命交付予世界,直到血泊填滿了彩虹的顏色。   還記得那段被困在深谷的日子,在迷霧中走了好長好長的路,突如其來的大雨,殘酷地打濕了她的頭髮、她的衣裳、她的心。她仍然懇切地尋找,尋找天梯、尋找繩索、尋找任何能夠攀附、能夠庇護、能夠支撐住自己的……那,會是什麼呢?   她不願意停下腳步,但是該往什麼方向前進呢?哪一條路、才能遇見神呢?或許是 神吧!所有期盼與渴求的終點,是 神吧!她只能如此在內心深處呼喚著宇宙的光。   懇切化為探照燈,引著她來到了山谷裡的一間小屋子。屋主是一位健步如飛的老爺爺,老爺爺沒有說話,沒有問她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逕自燒了爐火,招呼她烤烤身子、烤烤衣物,還替她準備了一碗暖呼呼的蘑菇濃湯。   [...]

By |2023-11-16T23:51:35+08:002023-11-16|信仰見證|0 條評論

神加添無盡的愛 我付出愛的能力持續 Level up!

認為人都是自私的,無法與人交心 一直以來,我都不太相信人,覺得人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的、人是很自私的,所以對人充滿防備心。從我讀國小到高中的時間為止,我都不會跟朋友分享自己的心情,我覺得人總是在意自己過得好不好,對於别人的狀況是好是壞就沒那麼在意,那是「他家的事」,不是嗎?我的人緣其實算還可以,因為我滿隨性的,也喜歡參加活動,有當過班級幹部,也有當過社團幹部,認識的人滿多的,有些人可以稱為朋友,但在我的定義裡要稱作「交心」的朋友,連一個都沒有。   透過學習諮商及聖經,開始自我探索與剖析 我在大學時開始正視自己這樣的想法,因為我讀的專業是輔導諮商,在課堂上學習到:在學會輔導別人前,要先學會輔導自己,而第一步是「覺察」自己。所以我必須不斷地檢視自己的成長經驗,像把一間小屋的木板都拆開來看一樣,來了解我是如何長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發現,也許是國小時期身旁同學被霸凌的事情影響了我。此外,我在大學的時候剛好也來到攝理教會,學習鄭明析牧師針對聖經的解說和教導,藉此認識了 神,也逐漸了解 神是怎麼樣的一位。每次聽禮拜講道,還有在讀聖經的時候,我都能感受到 神和耶穌龐大的愛,總是覺得感動和溫暖。有時,當我看著 神的話語的字句時,會感受到自己正在被諮商著;有時,我甚至覺得來教會像在學校裡上諮商的課程。   向 神禱告帶給我力量、智慧並指引我的職業方向 來到攝理教會後,我也學習了禱告的方法。透過跟 神持續禱告, 神成為了我最交心的朋友,我總是把一切的難過和煩惱跟 神說,說完之後,便會像電腦遊戲裡的人物瞬間補滿血條一樣——得到許多力量。在禱告時有時也能得到智慧,想到如何解決眼前難題的方法。而在大學畢業後,對於自己究竟要不要以社工作為職業,我其實是感到有些害怕和猶疑的,於是我大膽地向 神禱告說,如果大三暑假的實習經驗讓我感受很差的話,就決定不要從事社工這個職業。結果,我在實習期間遇到了相當給予支持和包容的督導,以及一群有趣和充滿活力的實習夥伴。於是,我便履行約定,在畢業後應徵並擔任社工的工作。工作六年的期間,協助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獲得需要的資源,以及輔導和關心因受到不當對待而被安置到寄養家庭生活的孩子。   得到神無窮盡的愛,持續提升自己愛的能力 [...]

By |2023-11-16T23:50:33+08:002023-11-16|信仰見證|0 條評論
Go to Top